西宁市:“七个聚焦”绘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路线图
1月31日,十五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市纪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用“七个聚焦”描绘出了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路线图”。
聚焦一条主线,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聚焦首责首业,健全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在新的一年,这些都是西宁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聚焦一条主线
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聚焦首责首业
不断健全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完善管党治党责任体系,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使各项制度举措相互配合、互为支撑。协助市委抓好党性党风党纪,修改《西宁市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办法》,完善综合分析研判、督促问题整改机制,推动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推动部门和行业扛牢监管责任,担当尽责、严抓严管;推动监督责任动真碰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意见和省委二十条措施,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运用“六必谈”“五方式”等做法,做好与“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全覆盖,紧盯干部选拔任用、三重一大决策、亲清政商关系等权力集中的风险点和权力运行等关键环节,强化日常面对面监督,形成“一把手”带动“一班人”“一班人”监督“一把手”的监督格局,做到严以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完善协同高效监督体系,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落实责任为关键,推动党的自我监督和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协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运用“夏都清鉴”监督执纪一体化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智能化监督,提升监督质效。
协助市委集中开展破除特权思想、狠刹吃喝歪风、反对“圈子文化”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不吃本级吃下级、不吃公款吃老板、变着法子“吃空函”和以电子红包、快递物流方式“隔空送礼”等改头换面问题。紧盯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中的不正之风,坚决纠治打折扣搞变通,不上心不用力,只表态不落实的行为。坚决纠治工作中层层加码、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紧盯权力运行,坚决纠治不执行制度、不尊重规律、不考虑群众意愿随意决策、盲目决策、违规决策行为。推动各级党组织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必修课,坚决纠正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掌握、不执行等问题。结合查处的典型违纪案件,持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警示教育,让干部醒悟、警醒、知止。精准规范运用“四种形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粮食安全等专项监督治理。开展“三资”领域腐败问题治理,严肃查处贪占挪用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治教育医疗、创业就业、养老社保、安全生产、困难群众救助、食品药品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擦亮“西宁评议”金名片,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性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动作风线上评议提速增效、线下巡查提档升级、季度考核全面精准,坚决纠治不上心、不用力、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问题。建立群众不满意事项预警机制,深化群众满意的“十佳”单和群众不满意的“十差”单位评比,巩固深化作风巡查成效。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完善动态清除、常态惩治工作机制,更加有力遏增量减存量。坚决惩治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查处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严肃查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重点查处多次行贿、巨额行贿、向多人行贿等行为,逐步探索建立行贿人“黑名单”惩戒机制,提高反腐败治理综合效能。从严从实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构建不能腐的机制。健全完善各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机制,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执法部门的协调联动。推动重点领域制度建设,健全防止腐败问题滋生蔓延机制,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制定《西宁市纪检监察、巡察与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定期会商研判、“纪审”“巡审”联动机制。筑牢不想腐的自觉。围绕“清廉青海”建设行动,统筹“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充分利用警示教育基地和云端警示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以案释纪、以案释法。深入分析查处的典型案例,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探索开展干部家属参与廉洁教育实践。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化廉洁文化“6+4”活动,对已创建的廉洁文化示范点全面评估、动态调整,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关键环节,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认真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监委领导为主要求,进一步完善下级纪委监委重要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协助人大加强监察机关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接受人大日常监督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国有企业纪检机构的工作指导,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保障等体制机制,推动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治企。健全完善派驻监督制度机制,建立派驻(派出)机构定期报告、会商、通报、述责“四定期”和每半年向市纪委常委会报告一次工作,每年会同驻在单位党委(党组)专题研究一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等“十个一”机制,推进派驻(派出)机构全面运用监察权。加强对驻在部门机关纪委履职情况的监督指导,更好发挥监督作用。加快推进“一对一”循环式派驻监督试点工作,有力破解基层派驻监督点多面广、力量薄弱、监督乏力等问题。强化基层监督效能。按照“明责、塑形、铸神、提升”要求,建立健全“县统筹抓乡促村”工作机制,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室组乡”协作联动制度化规范化的实施意见》,巩固拓展基层监督执纪执法一体化和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深入实施基层监督执纪执法提质增效活动,盘活内部资源,推动基层监督做实做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打造“护航利剑、清廉卫士”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机关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加强常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有为有位”选人用人导向,强化教育监督管理,促进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审慎稳妥、分层推进、按时完成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监察官首次确定和等级晋升工作。深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带头贯彻落实“六个一”的工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依托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视频”平合,以教育培训直通车、业务骨干大讲堂和微党课、微论坛、微讲座为载体,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宣讲、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增强纪律意识、法治意识。加强对基层纪委监委的指导,围绕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办案安全等关键环节,抓实“一线”练兵,全面提升斗争本领和能力素质。抓实抓细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和机关“转作风树新风强素质”行动措施,在转观念、提认识,转作风、提干劲,转方式、提效能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深入推进内部督察,探索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负面清单,坚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坚决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以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永远在路上,容不得丝毫麻痹和懈怠。惟其艰辛,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按照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统一部署,在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自我革命斗志,始终保持赶考清醒,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