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城东区:抓实以学正风 锤炼过硬作风 践行服务为民

2023-11-17信息来源:和谐东区 编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作风问题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我们党对作风问题紧盯不放的鲜明态度,也为持久深入改进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城市管理部门,肩负着城市管理、运行的重要使命担当,城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学”为统领增内力、以“研”为路径破难题、以“干”为要领争出彩,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更加坚定为民服务意识,结合当下正在开展的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找差距、补短板、治顽疾、转作风,推进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提水平、上台阶。

坚持纪律导向,在正风肃纪上聚神。城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将作风建设当队伍建设的基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以“微党课”“城管青年小课堂”“业务交流会”为契机,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履职尽责能力;聚焦典型案例“解剖麻雀”,充分发挥身边“活教材”警示作用,细化提醒、诫勉的情形和方式,将警示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积极构建警示教育常态化新格局;坚持分管领导“面对面”、支部书记“心交心”、科长业务“手把手”机制,定期开展党纪法规知识测试、案卷评审和交流、执法现场模拟推演、干部综合表现正反向测评、廉洁家访、“家庭助廉”恳谈会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执法案卷“讲学督评”及“军事训练”,通过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干部职工执行力,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规范立案审批、案件调查、调查终结、案件审核等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有效确保执法程序合法、法制把关、案卷合规,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案卷整理规范有序,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杜绝“吃、拿、卡、要”以及随意裁量处罚力度等违规执法现象的发生,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与上半年相比投诉减少9.54%。

坚持问题导向,在优化营商上聚焦。始终以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打造人民满意城管品牌为抓手,以“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聚焦精致城市建设,强化精准施策,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城东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及时给辖区内重点企业发放优化营商环境“温馨提示”,严格实行“提前介入,源头管理”的工作模式及“电话预约”“行政审批回访”等制度,不断加强和规范行政审批完成后的监管,提升对群众投诉的关注度、反应力和处置率,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截至目前,审批门头1712处,电话预约上门审核900次,电话咨询业务讲解1600余次,一次办结980次,投诉同比下降26%,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根据辖区内环境和道路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激发市场活力,拓宽就业渠道,按照化零为整、归行纳市原则,以“百货摊点”“饮食摊点”为基准,选择符合条件的一至二条街道打造“一街一景”特色街区,不断增强城市烟火气息和商业活力,引导辖区符合条件的零散户进入正常营业的17处早(夜)市、市集集中经营,在严格执法、严肃行政的同时,将“721”工作法、“首违免罚”“柔性执法”贯穿始终,努力实现城管执法“钢架构”与为民服务“柔线条”的深度融合。

坚持群众导向,在利民便民上聚力。始终坚持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破问题,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认领微心愿、联点帮扶、开设党员先锋岗、深化“党员入格,一网兜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火车站广场“百姓城管”服务驿站“红色地标”辐射力和带动力,向来青离宁游客及过往行人、属地商户等提供医疗救助、出行指引、文旅资源信息等各类服务1734人/次,以实际行动彰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以“泊车服务信息化、停车管理规范化、市民停车便捷化”为目标,以各公共临时停车场为“单元格”,以各街道为“大网格”,大力探索发掘辖区金边银角、闲置用地等空间资源,年内补划、施划网格线、禁停线2283米,安装禁停警示牌12块,新增公共临时停车泊位423个,纠正辖区公共临时停车场乱停乱放500余辆,最大限度提高公共临时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和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市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为提升市区环境品质,优化人居环境,对五一路军区东侧楼栋脏污墙面进行粉刷美化,墙面粉刷2458平方米,铺面卷闸门喷漆480平方米,修复卷闸门40个,同时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第三方公司在城东区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179台,真正做到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相关标签: